浏览数量: 26 作者: 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: 2025-06-25 来源: 本站
随着智能设备在消费电子、医疗健康及工业终端等领域的快速发展,内部结构件正朝着轻量化、小型化和高度集成的方向演进。为满足这一趋势,米莫金属(MIMO Metal)基于金属粉末注射成形(MIM)工艺,开发出一款支持拼搭组装的高复杂度金属零件,在结构自由度、尺寸精度和批量一致性方面表现出色,现已进入量产阶段。
该产品采用17-4PH不锈钢注射成形,经过热处理后,具备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能力,核心指标如下:
拉伸强度:≥1100 MPa
屈服强度:≥1000 MPa
硬度:HRC38–45
密度:≥7.70 g/cm³
17-4PH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高性能结构件的材料,兼具强度、硬度与耐蚀性,特别适合用于对尺寸稳定性和长期可靠性要求较高的智能设备中。
该零件设计极为复杂,包含多层空间、精密内腔、卡扣倒扣、导向槽等功能性结构。借助MIM工艺,可实现一次注射成形,无需拼接或焊接,显著提升产品的结构稳定性和加工效率。
一体成型:省去多道切削工艺与二次拼装,减少结构误差;
±0.03 mm 公差控制:确保与其他装配件间的精准对接;
成形后可拼搭锁合:为智能设备的模块化设计提供了极大自由度。
这种设计为智能设备的结构布局带来了更高的灵活性,特别适用于体积受限、内部空间紧凑的产品,如:智能穿戴设备主控模块、精密感应元件框架、嵌入式电子结构件等。
为了确保该复杂零件能稳定量产,米莫金属在工艺开发阶段重点攻克了以下技术环节:
· 注射模拟与模具优化,解决薄壁充填与排气平衡问题
· 脱脂–烧结曲线精控,减少烧结变形,控制收缩率
· 热处理稳定控制,确保批次间硬度与尺寸一致性
· 结构公差链分析,保障多件组装后的锁合精度与手感
批量生产数据显示,产品一次烧结后的尺寸偏差控制在 ±0.025 mm 以内,成品良率超过 95%,具备稳定的量产基础。
本项目充分展示了MIM工艺在应对结构复杂、装配精度高、性能要求严苛的智能设备零件上的制造能力。通过“设计–工艺–材料”的协同优化,米莫金属为客户提供了一种兼顾功能性与经济性的解决方案,助力产品轻量化、模块化、高集成的发展方向。
未来,我们将继续拓展此类结构在智能终端、医疗器械、可穿戴设备中的应用场景,持续为客户提供更加可靠、灵活的精密金属零件制造服务。